精煉 操作條件:過濾毛油含雜不大于0.2%,堿液濃度18~22°Bé,超量堿添加量為理論堿量的10%~25%,有時還先添加油量的0.05%~0.20%的磷酸(濃度為85%),脫皂溫度70~82℃之間,洗滌溫度應在95℃左右,軟水添加量為油量的10%~20%。吸附脫色溫度為80~90℃,操作絕對壓力為 2.5~ 4.0 kPa,脫色溫度下的操作時間為20 min左右即可,活性白土添加量為油量的 2.5%~5%,分離白土時的過濾溫度不大于 70℃。脫色油中p<5 ppm、Fe<0.1ppm、Cu<0.01ppm,不含白土,脫臭溫度230℃左右即可,操作壓力260~650Pa左右,汽提蒸汽通
過濾原理: 過濾是將毛油在相應壓力(或負壓)和溫度下進行,通過帶有毛細孔的介質然后(濾布),使雜質截留在介質上,讓凈油通過而達到分離油和雜質的一種簡單方法。過濾設備 箱式壓濾機設備、板框式過濾機設備、振動排渣過濾機和水平濾葉設備過濾機設備。
乳化的目的是使水相均勻而穩定地分散在油相中,而水相的分散程度對產品的質量影響很大。人造奶油的風味和水相顆粒的大小密切相關,微生物的繁殖是在水相中進行的,一般菌的大小為1~5 um,故水滴在10~20 um以下可以限制菌的繁殖,但水相分散過細,水滴過小也會使人造奶油油感重,風味較差,失去風味感;如分散不充分,水相顆粒過大會使人造奶油生產腐敗變質,所以乳化操作應達到相應的分散程度。
毛油中懸浮雜質的含量毛油中懸浮雜質不但直接造成精煉損耗,而且對水化脫膠、堿煉脫酸效果產生影響,由于懸浮雜質的存在,很容易造成水化堿煉時乳化現象的發生,使油脂與油腳或皂腳的分離效果下降,油腳或皂腳夾帶的中性油量增加,增大附加損耗。因此,應在油脂制取工程中采取措施,降低毛油的雜質含量,如增加或改進毛油的油渣分離工藝,浸出混合油蒸發的粕末的分離工藝等。
脫色并非脫盡所有所含色素,而是在于改觀茶油的色澤,提高油質,為進一步精煉提供合格的原料油。
脫蠟工藝在精煉工藝中是很重要的工藝步驟,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導致生產的食用油不能直接食用,所以要求操作人員特別注意操作工藝。
操作條件:濾后毛油含雜不大于0.2%,水化溫度 90~95℃,加水量為毛油膠質含量的 3~3.5倍,水化時間30~40min即可,沉降分離時間越為 4 h左右,干燥溫度不低于 90℃左右,操作絕對壓力 4.0 kPa,若精煉浸出毛油時,脫溶溫度160℃左右的時候,操作壓力不大于4.0kPa,脫溶時間 l~3 h為準。
統精煉工藝通常采用堿煉方法生產加工,即在毛油中加入定量的堿,以中和毛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為目的,由此產生的皂腳再經分離工藝分離之后,然后水洗。
精煉油設備是使用油加工的理想設備之一。食用油精煉的程度越高就越呈現清澈透亮的油脂,但在精煉的脫膠、脫酸、脫溶等操作過程中,在脫去損害健康的雜質如黃曲霉素等問題的的同時,油中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等成份也被逐漸除掉了。如果將油中所有的雜質都脫去,此時的精煉油就會出現如同蒸餾過的純凈水一樣,不會向人體提供任何營養成份。根據客戶對毛油種類要求,日加工量大小多少,油品標準等不同條件需求加工定制生產,規格大小,精煉罐數量,產品價格不同。
脫臭損耗主要是臭味組分的蒸餾損耗及油脂的飛濺損耗,因此在保證汽提效果下合理的控制直接蒸汽量,降低餾分氣速,增加折流板減少氣體夾帶問題,降低飛濺損耗?刂坪侠淼恼婵斩群兔摮魷囟鹊炔僮鞑襟E,重視成品油的熱量回收操作,用成品與待脫臭油互相換熱,更大限度的降低能源的消耗成本。